安格氏咬合異常分類法(Angle’s Classification)是安格氏在1899年所發表的分類法,是把咬合異常以上下顎齒列弓近遠心的咬合關係來分類,為現在最常被使用的分類。

具體而言,是以上顎第一大臼齒的位置為基準,從頰側面觀察下顎第一大臼齒的咬合關係,以上顎第一大臼齒近心頰側咬頭的三角隆線與下顎第一大臼齒的頰側溝接觸狀態當作標準,分成三大類。

 

​​​​​​​

 

  • 臨床(臨床證據、學術建議)

1.安格氏I級異常咬合(Angle class I malocclusion)

上下齒列弓的近遠心關係為標準正常型,但是其他齒位有咬合異常,大部分為牙齒擁擠、開咬、上下顎前突等症狀。
 


2. 安格氏II級異常咬合(Angle class II malocclusion)
下顎齒列弓對上顎齒列弓比標準偏遠心的咬合,此類型可再細分成兩類:

安格氏II級異常咬合1類(Angle class II division 1)

兩側性的下顎遠心咬合,上顎的前牙為前突者,通常有口呼吸的習慣。

安格氏II級異常咬合2類(Angle class II division 2)

兩側性的下顎遠心咬合,上顎的前牙為後退者,通常正常的以鼻子呼吸。

 

 



3.安格氏III級異常咬合(Angle class III malocclusion)
下顎齒列弓對上顎齒列弓比標準偏近心的咬合。

 

 

結論(心得、自己認為的最佳使用方式)

安格氏I級異常咬合的上下顎第一大臼齒近遠心咬合關係正常,通常是牙齒旋轉、傾斜等所造成的咬合異常,
可以用傳統矯正彈簧線的彈力推動牙齒以改善咬合異常,在隱形矯正方面,牙齒增加attachment以利旋轉等移動也可以改善咬合。

 


 

安格氏II級異常咬合通常伴隨著暴牙的臉型,除了一般矯正裝置外,也可以配合頭部牽引裝置(head gear),此裝置主要是利用頭部或頸部當作顎外錨定,以強化錨定源及遠心移動。

安格氏III級異常咬合通常伴隨著戽斗的臉型,除了一般矯正裝置外,也可以配合頦托裝置(chin cap),
此裝置是藉由頭帽從頭蓋取得錨定源,使用於治療下顎前突;若患者因上顎骨發育不良造成反咬,
可以搭配上顎前方牽引裝置顏面罩(facial mask),從頦部及額部取得錨定源,把上顎向前方牽引以促進發育成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安格氏 咬合異常
    全站熱搜

    orthoso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