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隱形矯正在台灣也越來越風行
但是卻有很多人不清楚原理跟差異
老是將市面上的隱形矯正混為一談
小編為家人朋友解釋以不下百次
想說乾脆打一篇,講清楚,之後就叫他們自己爬文(誤)。
1959年,美國Tronomatic機械製造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真空壓力型成機”(圖所示,有圖有真相)
正式開啟隱形矯正的概念
很多人問,隱形矯正不是近幾年的產物嗎??
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畢竟當時台灣還在戒嚴.美援的時期(怎麼美援老美沒一起傳過來啊)
落後人家一段也很正常
況且,當時只是概念,還沒系統化,都只是在實驗階段。
自從有機器後,世界各國的牙醫師們便開始製作隱形矯正裝置
但是大多屬於閉門造車,所以進展相當緩慢
直到1971年,Dr. Ponitz R.J.發表paper,才開始隱形矯正技術的系統化
不過,當時電腦技術並不普及,所以製作方式都很原始
將石膏模每顆牙鋸開(一個人有32顆牙阿,想到就累)
然後以蠟固定,再將蠟考軟,逐步移動牙齒位置(如下圖所示)
小編問過公司的牙技師
聽說這種方式在現在還是主流
但是怎麼確認牙齒移動量呢??
技師們答得很簡單:憑經驗(怒翻桌,你們也太有自信了吧)
總之呢,當時醫師們普遍以這種方法製作矯正器,用了幾十年,也沒出問題。
這種情況一直到1997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兩名學生,Kelsey Wirth& Zia Chishti
創立Align公司,使用電腦繪圖技術,將模型轉成數位檔案
不只解決傳統”憑經驗”的問題,也成功讓醫師預測矯正結果
這兩個學生還將隱形矯正變成一個商品(真不塊是念MBA的阿)
”Invisilign”就此誕生,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隱形矯正公司。
隱適美的成功,讓各國牙科公司都積極投入這塊未開發的市場,
因此目前也演變出各種系統,
光是美國本土就有十幾家廠商在做,
比較有名的包括Clear Correct(下圖左),MTM(下圖右)。
而亞洲則是以韓國的宜可麗較為出名,
隱形矯正儼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但是台灣卻都是外來品牌(怒翻桌again),
還好現在舒服美公司推出台灣自己的隱形矯正品牌(台灣之光阿..泣)。
舒服美公司以丹麥3Shape的矯正軟體進行規劃,
再以3D列印技術輸出模型,
再製作隱形矯正器,
是台灣目前唯一比得上國外的公司
最後,補一張SOV產品圖,祝大家都可以自信微笑每一天!